在汽車產業的關鍵支撐體系中,發動機潤滑油和機動車輛制動液的質量安全至關重要。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近日市場監管總局通報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令人揪心,7 批次機動車發動機潤滑油產品和 17 批次機動車輛制動液產品被判定為不合格,眾多知名品牌如“奧仕萊”“巨能潤滑油”“萬保路”等赫然在列,質量抽檢警報拉響,這一結果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與深刻反思。
“內卷” 引發質量危機
深入剖析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潤滑油行業的“內卷”困境成為了質量問題的關鍵導火索。當下,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在 OEM 代工市場領域,低價競爭的戰火熊熊燃燒。許多廠家為了在這片 “紅海” 中爭得一席之地,不惜采取極端手段壓縮成本。在發動機潤滑油的生產環節,部分不良商家在原材料采購上大打折扣,選用劣質基礎油和添加劑。這些低質原料根本無法滿足產品在各種工況下的性能需求,導致諸如低溫動力黏度、運動黏度(100℃)等關鍵指標紛紛 “淪陷”,產品質量嚴重下滑。如此一來,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無法獲得良好的潤滑保護,磨損加劇,不僅降低了發動機的工作效率,還大幅縮短了其使用壽命,給車輛的整體性能和可靠性帶來了致命打擊。
同樣,在機動車輛制動液方面,低價競爭的惡果也展露無遺。一些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在制動液的生產過程中使用質量不達標的化學原料。這使得制動液的平衡回流沸點(ERBP)、濕平衡回流沸點(WERBP)、pH 值以及蒸發性能等核心指標出現嚴重偏差。當車輛制動系統使用這種劣質制動液時,極易引發一系列安全隱患。例如,平衡回流沸點過低會導致制動液在高溫環境下迅速氣化,在制動管路中形成氣阻,使制動壓力無法有效傳遞,最終造成制動失靈的可怕后果;而 pH 值異常則會對制動系統的金屬部件產生嚴重腐蝕,破壞制動系統的結構完整性,極大地削弱了制動系統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嚴重威脅著駕乘人員的安全。
企業創新受限 市場秩序混亂
價格“內卷”下,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企業為了維持生存,往往會減少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據相關行業調研顯示,近 50% 的潤滑油液企業在過去幾年因價格競爭激烈,削減了研發預算。研發投入的減少,使得企業難以開發出具有創新性的產品。例如,無法投入足夠資源研究新型添加劑配方,以提升潤滑油液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表現,這不僅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也延緩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低價競爭引發了市場的無序發展。一些小作坊式企業為了在價格戰中占據一席之地,不惜采用假冒偽劣手段生產潤滑油液產品。這些產品以極低的價格流入市場,擾亂了正常的市場價格體系。消費者在面對參差不齊的產品價格時,往往難以辨別產品質量的優劣,導致市場信任度下降。一些正規企業的優質產品也因價格劣勢,在市場上受到擠壓,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
提升品質價值的策略
1.加強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
企業應加大對研發的重視程度,增加研發資金的投入。例如,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展基礎油和添加劑的研究。研發高性能的基礎油,使其具備更好的低溫流動性和高溫穩定性。同時,開發新型添加劑,如具有自修復功能的添加劑,能夠在發動機部件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磨損。在制動液方面,研發高沸點、低吸濕性的制動液配方,以提高制動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過不斷提升產品性能,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潤滑油液的需求。
2.優化生產工藝,確保質量穩定
優化生產流程,采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例如,在潤滑油生產過程中,利用高精度的調配設備,精確控制基礎油和添加劑的混合比例,確保每一批產品的性能一致性。引入先進的過濾技術,去除基礎油中的雜質,提高產品的純度。在制動液生產中,采用真空脫水工藝,降低制動液中的水分含量,保證制動液的質量穩定。嚴格的生產工藝控制,能夠提升產品質量,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
3.強化品牌建設,塑造優質形象
品牌是產品品質的象征。企業應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品牌宣傳,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例如,參加行業展會,展示企業的先進技術和優質產品;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產品使用案例和技術科普文章,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如為消費者提供產品使用指導、質量問題解決等。通過一系列品牌建設活動,塑造企業的優質形象,讓消費者認可品牌所代表的高品質,從而愿意為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4.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多元需求
了解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對于汽車制造商,根據其發動機的特殊設計和性能要求,定制專用的潤滑油產品。對于高端汽車用戶,提供具有更高清潔性能和抗磨損性能的潤滑油液。在制動液方面,為不同車型和駕駛環境的用戶,推薦合適的制動液產品。通過個性化服務,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行業協同與監管的重要性
1.行業協會發揮引領作用
行業協會應制定行業自律規范,約束企業的價格競爭行為。例如,組織企業簽訂價格自律協議,避免惡意低價競爭。開展行業質量監督活動,對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抽檢,對質量不合格的企業進行曝光和處罰。舉辦行業技術交流活動,促進企業之間的技術合作與創新,推動行業整體發展。
2.加強市場監管力度
政府監管部門要加大對潤滑油液市場的監管力度。加強對生產企業的資質審查,嚴厲打擊無證生產行為。加大對市場流通環節的抽檢頻率,對假冒偽劣產品進行查處。例如,對生產銷售劣質潤滑油液的企業,依法給予高額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通過嚴格的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為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內卷”壓制,出海破局——中國潤滑油品牌如何出海“吃螃蟹”?
誰在為價格戰買單?從比亞迪“降價令”看汽車與潤滑油行業的內卷荒誕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