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美國石油協會(API)與國際潤滑劑標準化及認證委員會(ILSAC)聯合發布的API SQ/ILSAC GF-7汽油機油標準,標志著全球潤滑油行業進入技術升級與環保約束并重的新階段。這一變革既是應對汽車保有量攀升、排放法規趨嚴的必然選擇,也是適配渦輪增壓直噴(TGDI)、混合動力等先進發動機技術的關鍵舉措,對行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新標準核心亮點解析
兩項標準均以提升性能與強化環保為核心,但各有側重。API SQ針對高效能發動機需求,顯著提高性能門檻:在清凈分散性上,通過Sequence ⅢH序列測試強化沉積物控制;在抗風險性能上,引入老化油Sequence Ⅸ序列測試預防低速早燃(LSPI),并以Sequence X序列測試減少鏈條磨損。環保方面,其將硫酸鹽灰分上限設為0.9%,降低汽油顆粒物過濾器(GPF)堵塞風險,同時納入SAE 0W-8等超低粘度等級以提升燃油經濟性。
ILSAC GF-7聚焦2026款及以后車型,在低溫性能與抗磨損保護上提出更嚴苛要求:新油微型旋轉粘度計(MRV)粘度限定為40,000厘泊,確保冷啟動時快速流動以減少磨損;通過序列X鏈磨損測試強化正時鏈條保護。環保與節能維度,其同樣限制硫酸鹽灰分至0.9%,并強制通過Sequence VIE/VIF測試以保障燃油經濟性。
兩者差異主要體現在適用范圍與測試要求:API SQ覆蓋非ILSAC粘度等級,適用面更廣,對燃油經濟性測試不作強制要求;ILSAC GF-7聚焦新車型,強制通過特定燃油經濟性測試,認證標志分“Starburst”(GF-7A)與“Shield”(GF-7B),與API SQ標志體系形成區分。
行業影響:從技術到市場的全面重構
技術研發層面,企業需加大投入突破關鍵技術。基礎油領域,聚α-烯烴(PAO)等高性能合成基礎油需求激增,合成工藝持續優化;添加劑領域,抑制LSPI、提升高溫抗氧化性的新型配方成為研發重點。國際巨頭如埃克森美孚、殼牌已組建專項團隊,中小企業則通過產學研合作追趕技術前沿。
產品體系加速升級:達標潤滑油在發動機保護與燃油經濟性上表現突出,可減少LSPI導致的爆震損傷,延長發動機壽命,部分車型燃油經濟性提升達5%-10%。同時,產品向多樣化發展,針對不同發動機類型與場景的專用油品陸續推出,SAE 0W-8等超低粘度選項成為適配先進發動機的關鍵。
市場格局面臨重塑:大型企業憑借資金與研發優勢快速布局,中小企業因資金、技術儲備不足面臨生存壓力。綠色發展維度,硫酸鹽灰分限制與環保工藝推廣,推動行業從生產到消費形成低碳閉環,加速向可持續發展轉型。
業界專家表示,API SQ與ILSAC GF-7的實施,不僅是技術標準的迭代,更是潤滑油行業響應全球碳中和目標、適配汽車技術革新的戰略調整。未來,能否快速達標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指標,這一變革終將推動汽車產業鏈向高效、環保方向邁進。
了解更多行業最新動向,歡迎訂閱《2024-2026中國潤滑油行業白皮書》,了解更多信息,請聯系:朱老師 13509888948(微信同號)
在線調查:
API SQ/ILSAC GF-7 新標準的實施,給潤滑油行業帶來全方位挑戰,您認為當前企業面臨的最大壓力來自哪些方面?(可多選)
技術研發壓力陡增:高性能基礎油(如 PAO)及新型添加劑配方研發難度大、投入高
產品升級迭代緊迫:現有產品可能無法滿足新標準要求,庫存消化與新品上市節奏難以把控
市場競爭加劇:大型企業憑借技術與資金優勢搶占先機,中小企業生存空間被擠壓
客戶需求適配挑戰:難以快速響應車企對符合 API SQ/ILSAC GF-7 標準油品的采購要求
環保合規成本上升:硫酸鹽灰分限制、超低粘度要求等帶來的生產工藝調整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