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們注意了,你用的品牌潤滑油,可能是假的!近日,江都警方例行安全檢查時發現,轄區某企業竟然用散裝油貼牌冒充品牌潤滑油銷售。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例行檢查發現異常
沒貼牌的油桶露馬腳
不久前,江都區公安局新區派出所在轄區內開展安全檢查。在一家小廠房里,室內堆滿桶裝油,工人正忙著抽油。民警詢問后,工人表示這些桶是用來進貨的,進的是上海的一個品牌的潤滑油。然而民警巡視了一圈后,發現了蹊蹺,現場出現了很多沒有任何貼牌的油桶。民警分析,這些桶可能是用來灌裝的!
果不其然,在一處倉庫,民警發現了很多假冒的品牌商標。工人也終于承認,這些品牌商標是網上購買的,他們將散裝油裝進空桶,再貼上商標,而后送入市場銷售。民警調閱銷售記錄,得知這些油主要銷售給用量比較大的公司,其中有一種真空泵的油,每桶170公斤重,光供給江都某家單位就有40桶左右。
為避處罰玩起調包計
趁夜潛入將油換成真品
初步掌握證據之后,民警第一時間聯系了負責人丁某,然而丁某拒不承認自己以次充好賣問題油。為了收集證據,民警帶著潤滑油公司的鑒定人員來到丁某供油的一家業務單位,進行潤滑油抽檢,但抽查到的油都是真的。明明在現場查獲,而且工人自己都承認是灌裝貼牌的,怎么檢測下來反倒是真的呢?
民警隨后調閱業務單位的廠區監控,發現這些被檢測的潤滑油,果然是之前被調包了。某天晚上,一輛車進入該業務單位,把所有的油全部進行了調包處理,所以檢測下來肯定是真的。在鐵證面前,丁某也只有承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交代自己為了躲避處罰,才在到案之前,安排車輛將油都換掉了。
散裝油搖身一變成名牌
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經查實,丁某所在的工廠從外地進了一種散裝油,隨后將散裝的油灌裝進購買的油桶里,再進行封裝、貼商標,最終魚目混珠與正品混在一起進行銷售。
據了解,車輛在行駛過程當中如果使用了劣質潤滑油,耐磨性會更差,本應5000公里換機油的,可能3000公里就需更換,存在安全隱患。
盡管丁某反復強調灌裝的潤滑油品質不差,跟大品牌的差不多,但其行為還是涉嫌侵犯注冊商標、假冒注冊商標犯罪。丁某交代,之所以違法犯罪,都是因為利益驅使。據悉,丁某涉案總案值約6萬元,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