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數字產業盛會——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開幕,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的300余家科技企業、50余位行業領袖參與。作為大會重要組成部分,由北京市綠色產業發展促進會承辦的“京臺數智綠色協同創新發展論壇”,京臺兩地知名專家,深入解讀數智綠色協同發展的最新進展、研判行業方向;邀請京臺兩地專家及領軍企業代表,圍繞數智綠色前瞻技術、人工智能驅動綠色創新、產業數字化轉型等議題分享實踐經驗。
“雙化協同 構筑京臺數智綠色未來”。現場,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國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朱建紅,臺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金際遠發表致辭。來自北京的京東方能源科技、統一石化與來自臺灣的美格儲能、杰倫智能等數字化標桿企業相繼發表主題演講,分享數字化認知與實踐突破。
傳統潤滑油研發領域,開發1個新配方平均需要126次實驗,產生3.2噸廢液和8.7噸碳排放。更關鍵的是,每年28萬點原材料及配方檢測數據,利用率不足5%。這種依賴經驗的研發模式,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綠色轉型的瓶頸。
統一股份總經理、統一石化CEO李嘉在演講時介紹,通過自主研發的"統一智能流體大腦AI平臺,單位配方碳減排63%,實驗廢料減少42% ,低碳認證率提升257%。
如今,統一已成為全球率先在產品包裝標注碳足跡的潤滑油公司、中國連續兩年受邀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COP29)的潤滑油液品牌。ESG 2024 Wind評級躍升至AAA ,在石油天然氣行業53家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ESG成果隨著數據驅動不斷實現綠色飛躍。
隨著統一智能流體大腦AI平臺深入應用,ESG價值從實驗室到地球的減碳鏈路完整落地。而在破解傳統研發的環保難題過程中,“統一智能流體大腦AI平臺”其實經歷了三大進化:
從經驗試錯到數字求解的進化:打造數據熔爐,建立材料篩選-產品性能-環保-毒性等多維關系矩陣。
從數月周期到分鐘級推演的進化:千萬級組合瞬時篩選,多目標優化算法核心邏輯,最終開發周期從90天降至45天,實驗能耗降低52%。
從開環實驗到閉環智能的進化:虛擬仿真→小試生產→性能檢測數據實時回饋AI,研發效率提升52%,開發周期縮短50%。
這相當于給研發團隊裝了個“數字外腦”,平臺最核心的突破在于將工程師的"經驗直覺"轉化為可量化的算法邏輯。
目前,統一智能流體大腦AI平臺的系列成果已成功應用于超充冷工質產品、奇瑞汽車、國家能源集團等頭部企業低碳產品開發中。
在乘用車超充冷工質產品開發項目,使用“統一智能流體大腦AI平臺”,快速生成優選配方,僅用1年時間完成了行業的低碳環保油冷超充產品。乘用車600KW超充樁、商用車兆瓦級超充液冷產品相繼裝機應用。經權威檢測,其LD50實際無毒、REACH法規247項高關注物質(SVHC)全部合規,歐盟指令RoHS管控10大類管控有害物質全部合規,且實現生物可降解。
奇瑞整車減碳項目上,歷時4個月,統一與奇瑞共同開發兩款低碳發動機油,完成了奇瑞整車中潤滑油技術降碳的拼圖,實現了奇瑞整車碳足跡降低目標。
“國家能源集團”潤滑油低碳化項目推進過程中,快速開發低碳液壓油,可持續低碳原材料替代,碳足跡1.88tCO2e,碳減排強度43.12%,低于行業值 1.422噸,相當于64.6棵樹的吸碳量。支持國家能源集團雙碳目標中潤滑油技術降碳的拼圖時,實現進口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低碳產品均實現了"零綠色溢價"。統一特別強調:"綠色,不應該成為漲價的理由,通過數據優化完全可以消化成本。因此,人工智能的應用,不是簡單地將傳統業務數字化,而是用數字思維重構產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