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315消費者權益日,近日“打假”成為人民關注的重點話題。肇慶市場監管局對外公布了2021年期間查處的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有一例為生產銷售假機油案,涉假機油多為國際大牌,目前已經流入市場。此外,還有很多類似案例不勝枚舉,機油造假事件頻發,極大程度上擾亂了汽后市場。日前,國家也已出臺相關政策,加以整治亂象。作為汽車后市場假貨重災區,機油打假任重道遠。
廣西柳州市查獲一批假冒“殼牌”潤滑油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3月15日,廣西柳州市柳江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廠家打假人員舉報線索,對柳江區某物流點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了一批涉嫌假冒“殼牌”潤滑油,凈含量4×4L,共75件300瓶,貨值金額4.7萬元。
據當天上午,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檢查了一批標稱“殼牌”的潤滑油,發現每個外包裝箱的頂部有商品條形碼,條形碼顏色比正品顏色深呈黑色,正品為灰色,而外包裝盒的彩色部分則每件均深淺不一,調色不均勻。
經商標所有權人現場鑒定,該批潤滑油從外包裝到標識都與正品極為相似,但均非殼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授權單位生產,是假冒“殼牌”公司注冊商標、廠名、廠址的產品。執法人員依法采取扣押行政強制措施。
南寧多部門聯合執法查獲一批冒牌機油潤滑油
近日,南寧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在燕子嶺市場附近一個倉庫里現場查獲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機油、潤滑油等產品一批,嚴厲打擊商標侵權行為。
接到舉報線索后,南寧市市場監管局迅速集合質量安全稽查局、公平交易稽查局等執法力量,聯合南寧市公安部門,重拳出擊,兵分幾路開展執法行動,打擊制假窩點。
“這些機油是你加工制造的?”在現場,執法人員針對涉案當事人黃某某的主體資格、進銷貨渠道、經營商品的商標證明材料、產品等進行檢查。在檢查中發現,當事人涉嫌存在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且涉嫌銷售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的商品。據統計,此次行動,執法人員當場共查扣、封存43種規格型號的侵權產品17755瓶,用于加工制造的原料油15桶(桶外標注170公斤)、機器2臺。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林志堅介紹,制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產品是違法的,上述產品一旦流入市場銷售,將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甚至會有生命安全。
目前,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已對涉嫌商標侵權經營主體進行立案調查,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