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業機構國際能源論壇(IEF)和埃信華邁聯合發布報告稱,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已經連續兩年陷入低迷,今年,油氣領域上游投資額較新冠肺炎疫情前降低了25%左右。油氣領域上游投資的匱乏很可能導致全球原油供應跟不上需求增長,進而推高全球油價。
油氣業上游投資熱情不再
根據上述報告,包括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以及生產活動在內,今年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總額維持在3410億美元左右,較2019年前的“正常水平”下降約25%。2020年,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額為3500億美元,是近15年來的新低,時至今年也未能恢復。
報告指出,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已經“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的高位水平”,市場普遍預期發展中國家的原油需求在未來數年里仍將呈現強勁上漲態勢,這意味著,緊縮的上游投資很可能對未來的油氣供應造成威脅。
供不應求導致油價持續攀升
面對這一情形,IEF和埃信華邁的報告預測認為,油市動蕩、油價沖向歷史新高等現象或將成為“常態”。
IEF秘書長JosephMcMonigle指出,油氣領域連續兩年上游投資不足預示著高油價和不穩定性,今年冬季歐洲和亞洲的能源危機正是未來能源市場的一大縮影。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原油價格已經上漲了四成以上,與此同時,全球多地天然氣價格也出現飆升,進入12月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漲幅甚至已經超過40%。
埃信華邁副主席DanielYergin也表示:“隨著能源轉型逐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技術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而與此同時,油氣行業的投資卻一再減少。近幾個月歐洲與亞洲面臨的能源危機正是這一舉措的后果。如果繼續如此,很可能出現更加嚴重的經濟后果和通脹危機。”
這一論斷與沙特、俄羅斯等國油氣生產商的預期類似。彭博社援引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AminNasse的話稱,如果各國政府不再鼓勵投資化石能源,未來油氣市場很可能出現“混亂狀況”,急速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可能引發嚴重通脹和社會動蕩。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