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汽車工業最新產銷數據顯示,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3.0萬輛和233.3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2.2%和12.8%,同比分別下降8.8%和9.4%,降幅比9月分別收窄9.1和10.2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4%和1.5%。
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58.7萬輛和2097.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4%和6.4%,增幅比1-9月繼續回落2.1和2.3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增長0.6%和1.4%,增幅比1-9月分別擴大0.2和0.1個百分點。
芯片供應緊張情況緩解
乘用車產銷量降幅收窄
10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8.8萬輛和200.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2.5%和14.6%,同比分別下降4.7%和5.0%,降幅比9月分別收窄9.2和11.5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長2.4%和3.4%,與9月相比產銷增速均由負轉正。
10月汽車芯片供應情況略好于9月,疊加本月乘用車企業庫存較月初大幅下降的利好因素,因此當月乘用車產銷降幅收窄較為顯著。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10月,芯片的供應較8、9月有所緩解,但總體仍處于供應緊張的狀態,這也給接下來兩個月的市場帶來一定的考驗。同時,考慮到去年11-12月產銷量基數較高,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國車市將面臨較大的考驗。
1-10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664.8萬輛和1687.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和8.8%,增幅比1-9月繼續回落2.1和2.2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3%和1.9%,降幅比1-9月分別收窄0.6和0.8個百分點。
10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的銷量和市場份額繼續提升,銷量達95.2萬輛,同比增長9.2%;市場份額也達到了47.5%,上升了6.2個百分點。陳士華表示,靈活的管理、技術水平的積累、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和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等因素是當前自主品牌銷量和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的關鍵,而他非常看好自主品牌乘用車競爭力的持續提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為自主品牌當前市場份額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而這得益于自主品牌較早的投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隨著外資、合資品牌在這一市場投入力度的持續加大,必然會給自主品牌帶來很大的壓力,將成為影響自主品牌市場份額能否繼續提升或保持的重要因素。同時,陳士華還提出,自主品牌需要加強對供應鏈的管控,加強對二級、三級供應商的管理,提升自身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10月,國內生產的豪華車銷量為30.3萬輛,同比增長12.9%,增速較9月由負轉正。1-10月,國內生產的豪華車銷量為279.3萬輛,同比增長21.7%,高于乘用車累計增速12.9個百分點。
商用車受排放法規切換影響
10月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6.9%和29.7%
10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4.2萬輛和32.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0.0%和2.5%;同比分別下降26.9%和29.7%,降幅比9月分別收窄8.3和3.9個百分點。其中,貨車、客車均呈現下降,但降幅均有所收窄。與2019年同期相比,商用車產銷同比下降4.3%和8.9%,其中,產量降幅比9月縮小5.7個百分點,銷量降幅比9月擴大2個百分點。陳士華表示,商用車受排放法規切換影響,前期透支較重,再加上市場需求不足預期,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階段的市場。1-10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93.9萬輛和409.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3%和2.5%,其中產量降幅擴大2.3個百分點,銷量增速由正轉負。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排放標準的切換,是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商用車銷量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不過,從長遠看,在我國大力推進運輸結構改革,如公轉水、公轉鐵等的背景下,未來,商用車市場可能還將面臨更大的考驗。而從目前看,天然氣和氫燃料電池或將成為商用車市場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新能源汽車繼續高增長
同時助力汽車出口倍增
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3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本月新能源產銷繼續刷新記錄,市場滲透率也繼續維持歷史高位,達到16.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更是高達18.2%。
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6.6萬輛和254.2萬輛,同比均增長1.8倍。按照目前的發展判斷,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300萬輛已成定局。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某種程度上,新能源汽車就是在替代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在產銷總量沒有增長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300萬輛,就意味著傳統燃油車的產銷量減少了300萬輛,而新能源汽車正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然,企業也必然要加快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步伐。
10月,汽車企業出口達到23.1萬輛,環比增長33.8%,同比增長1.1倍,又一次刷新歷史記錄。值得關注的是,本月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貢獻度已經達到了43.3%,成為推動我國汽車出口的重要力量。許海東表示,海外市場需求、中國品牌競爭力的提升是當前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他判斷,隨著中國品牌競爭力的提升,未來,新能源汽車出口也有望持續高增長。1-10月,汽車企業出口已經達到159.4萬輛,同比增長1.2倍。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