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消息,目前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3.8億輛,穩居全球第一。中國作為全球汽車消費的重要市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變化無疑影響著全球汽車市場的未來布局。截至到2021年,主流汽車主機廠基本都已公布自己品牌燃油車停產時間推進表,這一市場反饋預示著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確定,燃油車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而采用電驅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流。
主機廠技術的革新對于潤滑油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的動力輸出由內燃發動機轉變為電機,無論是動力轉化還是構造都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傳統內燃機現有的潤滑油需求被替換掉,未來需求量大幅減少是可預見的,相關數據顯示純電動汽車的潤滑油需求相比內燃機少50%至70%,這對于現如今的潤滑油企業來說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從時間線看,專業機構預測自2025年開始,汽車市場對潤滑油的需求量將會出現下降趨勢,往后隨新能源汽車占有量增加,汽車潤滑油需求逐年遞減。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
中小潤滑油企業的發展方向在哪?潤滑油產業內除了熟知的大品牌,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大品牌有完善的商業規劃和充足的資金儲備,行業的變化對于它們來說是挑戰和機遇,而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一有不慎就是災難。因此,筆者也希望更多的中小企業從業者來談一談潤滑油行業未來需要如何應對。
以下是筆者個人看法:
1、做大潤滑油企業品牌的價值增量。新能源汽車并不能完全脫離潤滑油,需求雖然減少,但是專業性的特需用油還是存在的,無論是電機冷卻油還是部件潤滑用油,這些都是新能源給汽車有需求的產品,但是這類產品需要做到特性專用。需求研發不僅提升企業自身價值,同樣也是布局未來產業,目前龍頭品牌已經推出相關產品,國內的中小企業要抓緊時間發力了,不然后果就是被市場所拋棄。開發出適用于新能源汽車并提高產品質量以及使用時限是潤滑油企業未來核心的發展驅動力。
2、產能分散也是布局市場的策略之一,隨著全球疫情的影響,國際經濟受到很大沖擊,拉動內需是國家戰略方向,而基建領域則是重點扶持產業。國內工程機械方面自2017年開始迎來新的高速增長期,產業規模到2020年將近七千億,工業潤滑油可以作為潤滑油企業的側重點之一。和乘用車市場不同,商用車未來不會被新能源所取代,燃油發動機將長期存在于市場。
3、以混動車型為突破點,研發高端化產品。以現有燃油車保有量計算,未來10年至15年的潤滑油需求量減少影響有限,混動車型無疑是非常好的產業突破點。混合動力汽車在未來或成為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過渡階段的主力軍,并且這類車型主要占據于中高端市場,相應的潤滑油也是中高端產品,企業針對混動車型開發新產品,提升自身品牌價值的同時也可以延伸發展新能源專用油領域。
曾幾何時在其他行業出現過相似的變化,比如膠卷產業變革讓柯達黯然退場,智能手機發展讓諾基亞跌落神壇。行業經驗所帶來的是敏銳的產業洞察力和對市場未來的判斷,對于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判斷同樣影響著潤滑油產業,那么作為行業資深從業者的你又是如何看待這一市場變化的,希望留言一起探討。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