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基礎油進口總量為259.7萬噸,與2017年同期相比下跌7.8%,同比2016年下跌8.78%。”
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基礎油進口總量為259.7萬噸,與2017年同期相比下跌7.8%,同比2016年下跌8.78%。其中,1-7月份單月進口量均在20萬噸以上,3月份29.4萬噸的進口量為2018年以來單月最高值。但自3月份開始,國內基礎油市場整體需求表現欠佳,基礎油單月進口量不斷下滑,8月國內基礎油進口量達到年內最低點。
國內供應收緊以及價格持續上漲為進口基礎油涌入提供利好支撐,一月份進口基礎油出現大幅上漲。但現貨市場的消化速度卻始終難以給予回應,一季度部分二、三手貿易商的進口資源已經出現虧損。二季度之后國內基礎油市場需求逐步降溫,但成本高位及供應收緊支撐臺塑150N價格持續上漲,但高粘度500N整體漲勢緩慢,同時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致使進口成本升溫,貿易商進口熱情消散。
2018年國際原油高位運行,進口基礎油價格水漲船高, 2018年的進口價格長期處在近4年來的高值,進口商的成本壓力較為明顯。加之人民幣寬幅波動、現貨市場價格環比上漲,基礎油進口利潤出現多次縮水。
從進口利潤圖中可以看出,2月中旬至4月上旬,進口基礎油利潤長期處于低位,多數進口商長期面臨成本出貨的局面。4月中旬至6月中旬,到岸150N價格不斷上漲,同時人民幣匯率窄幅波動,國內進口商進口利潤可觀。6月份之后,人民幣匯率的大幅波動推動基礎油到岸成本持續飆升,進口商利潤空間受到明顯壓制。12月中下旬,在進口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及人民幣匯率支撐下,150N到按成本下滑,成本倒掛局面有所緩解。
2018年基礎油進口按照貿易方式分布,一般貿易居首,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及特殊監管區域物流排名二三位。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2018年,一般貿易模式進口基礎油總量為204.68萬噸,占全部進口的78.81%;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31.85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2.27%;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15.69萬噸,占比6.04%。
2018年基礎油進口量按照生產國分布來看,韓國、新加坡、臺灣省位列前三位。其中,自韓國進口基礎油97.62萬噸,占全國基礎油進口的37.59%;自新加坡進口基礎油62.32萬噸,占比24%,位列第二位;自臺灣省進口基礎油36.32萬噸,占比13.98%,位列第三位。
據了解,國內基礎油主要進口企業為外資在華潤滑油工廠,以長約資源為主。鑒于國內基礎油加氫技術快速成熟,產能逐步增長,2019年進口基礎油的市場份額或出現穩中下滑的局面。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