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礎油市場由Ⅰ、Ⅱ、Ⅲ、Ⅳ和Ⅴ類基礎油組成,其中前三類均屬于礦物基礎油,后兩類屬于合成基礎油。從單類產品來看,Ⅰ類油雖然處于下降態勢,但在工業油應用領域仍有使用,特別是在高粘度油范圍內,沒有經濟替代品;Ⅰ類油在低級汽車潤滑油和工業領域均有應用,并且500SN和150BS等產品仍有部分進口資源流通市場,以彌補國內Ⅰ類高粘度油供應不足。Ⅱ類油是處于逐步上升的一類油,在汽車潤滑油、工業潤滑油均有廣泛應用,國內一些中端潤滑油產品對于Ⅱ類用量仍較為可觀,市場除了國產煉廠供應之外,另有韓國、臺塑、新加坡等資源補充市場。Ⅲ類油我國目前生產量低,基本依靠進口,來源主要有阿布扎比、韓國、卡塔爾等。Ⅳ類目前國內僅有上海納克和潞安納克碳一公司生產,不過僅有中高粘度PAO,其他均來源于美國、新加坡等。Ⅴ類基礎油包括聚醚、硅油、酯類油等,基本均來源于進口。據中宇資訊統計,近三年煉廠新上裝置大多為Ⅱ類油,且今年下半年仍有Ⅱ類以及Ⅲ類油投產。
煉油技術的發展推動潤滑油基礎油的進步,隨著工藝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高品質基礎油進入調和廠。潤滑油行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燃油經濟性、一系列嚴格的排放法規和持久性(油品消耗少,抗氧化性提高)。合成油在粘度指數、氧化安定性和傾點方面優勢更為明顯,擁有高粘度指數,在溫度變化時,油的粘度穩定變化較??;氧化安定性好表現在耐高溫、使用時間更長。合成油在市場應用逐步增多,但相對礦物基礎油占比仍占較?。蝗蛏aPAO基礎油煉廠在7家,共計產能60萬噸左右,約占全球總產能1%左右。
加氫后基礎油具有較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熱穩定性,較高的粘度指數和較低的傾點,低溫流動性較好。而且隨著汽車和工業設備不斷升級,以及現在環保要求的日趨嚴格,高品質潤滑油占比越來越高,而基礎油作為潤滑油最重要的部分,Ⅱ類及以上基礎油應用逐步增多。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