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我國西北地區海拔最高的風電場——烏恰風電場首批機組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正式投運,這是我國最西端的風電場,它的投運標志著我國在高海拔地區風能開發上取得突破。
風力發電的開發,有助于我們向更清潔、更低碳的能源體系轉型,隨著我國風電產業的不斷進步,源源不斷的清潔風能,通過一座座“大風車”,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電能,為我們清涼度夏提供保障。
“大風車”,把風變成電
1986年5月,我國第一座陸上風電場馬蘭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從此,我國風電場實現了從無到有突破。如今,我國風電產業高速發展,從風機零部件到整機再到并網設備,已經完全實現了中國制造。
風力發電機通過利用風帶動葉片轉動,葉片再帶動內部的發電機轉動來實現發電。風向變化時,風機上的風向標和風速儀監測到風向等信息后,風機通過偏航和變槳來調整姿態,推動風機轉動。一般來說,當風速達到3m/s左右時,風機就會開始轉動并聯網發電,當風速達到25m/s的時候,風機就會切斷和電網的聯接,并收漿停機,避免風葉斷裂。
昆侖潤滑,助力風電發展
風力發電機要在變幻莫測的天氣環境下連續發電,對設備的各項性能都提出更高要求。
昆侖潤滑立足我國風電產業發展,掌握油品使用壽命范圍內確保油品不發生微點蝕的核心技術,研發出了獨一無二的抗微點蝕添加劑,實現了風電齒輪油產品的技術升級與應用突破,開發了與風電技術配套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性能與國外高端產品相當,為我國風電產業的穩步發展與實現國產化貢獻力量。
2010年以來,風機技術突飛猛進,風電機組從千瓦級向兆瓦級發展,對齒輪油的極壓性、抗微點蝕性、軸承保護性能等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昆侖潤滑突破了原來的齒輪油配方體系,成功研發出與國外頂級產品性能相當的風電齒輪油產品。昆侖風電齒輪油成功解決了風電齒輪箱潤滑難題,在兆瓦級別的風電機組上得到大規模成功應用。打破國外品牌的壟斷局面,推動我國的清潔能源行業發展。
2022年1月,昆侖風電設備專用齒輪油獲得FLENDER(弗蘭德)認證,為工業設備高端產品的國產化替代奠定良好的技術支撐。同年8月,昆侖風電齒輪油實現了昆侖風電全套潤滑產品在遼能風電場國產化油脂的全面替換工作。
2023年,昆侖兆瓦級全系列風電潤滑脂分別在國電佳木斯風場和華富電力依蘭風場的1.5MW風機上完成了3年和2年的掛機試驗驗證,并在遼能風電公司實現推廣銷售,標志著昆侖兆瓦級全系列風電潤滑脂技術實現工業轉化,這不僅有助于減少風電產業對國外潤滑脂的依賴,同時,對降低風電機組發電成本和風場運營維護費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雙碳”背景下,風能是開發成本低、發展前景好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昆侖潤滑將在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國家隊”作用,以自主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助力風電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