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于2024年5月31日宣布,自2024年6月15日起,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第二批)關稅減讓。這一決定影響了原產于臺灣的134個稅目進口產品,包括潤滑油基礎油(稅則號:27101993),其關稅從“零關稅”恢復至6%。關稅調整對潤滑油市場將產生什么影響呢?
關稅調整的直接影響
成本上升:臺灣潤滑油基礎油的進口成本將顯著上升。對于臺塑煉廠等臺灣供應商來說,這意味著其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將減弱。
價格波動:現有臺塑庫存價格預計會上漲,這可能導致相關潤滑油產品價格的整體上調,影響下游客戶和市場需求。
韓國二類基礎油的市場機會
根據中國與韓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韓國對中國出口的二類基礎油關稅逐年遞減,自2024年1月起已降至2%,預計在2029年將實現零關稅。
市場人士認為,本次政策調整,將會對韓國二類基礎油產生利好,對市場有如下影響:
價格優勢:與臺灣產品相比,韓國二類基礎油將具有更大的價格優勢,這可能促進韓國二類基礎油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增長。
市場滲透:韓國二類基礎油的進口將增加,逐步取代臺灣基礎油在市場上的份額。
國產二類基礎油的利好
隨著臺灣基礎油進口成本的增加和韓國基礎油進口的漸進關稅減免,國產二類基礎油也將從中受益。中國潤滑油信息網行業分析師表示,市場將會出現采購轉向、競爭加劇。采購轉向:國內潤滑油廠商可能會更傾向于采購國產二類基礎油,尤其是在價格和質量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這將促進國內基礎油產業的發展,提高其市場占有率。競爭加劇:國產二類基礎油生產商將面臨來自韓國進口油的競爭,迫使其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
整體市場趨勢
中國潤滑油信息網行業分析師表示,由于關稅政策的變化,市場將經歷一段價格波動期,潤滑油產品價格可能會上漲,企業需要調整采購和生產策略以應對成本變化。潤滑油廠商可能會重新評估供應鏈,以尋找成本更低、質量更優的基礎油供應商。中長期內,行業內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合作和并購,尤其是那些希望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的企業。
市場人士認為,此次關稅政策調整,將對中國潤滑油市場產生深遠影響。臺灣基礎油的成本上升將推動價格上漲,而韓國和國產基礎油將獲得市場機會。潤滑油廠商需靈活應對市場變化,通過優化供應鏈和提升產品質量,以保持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