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歐洲氣荒 全球最大化工企業巴斯夫表示或進一步減產
全球最大化工公司德國巴斯夫(BASF)周一表示,在俄羅斯暫停通過其主要天然氣管道向德國輸送天然氣后,該公司正在密切關注天然氣市場,如有需要,可能會進一步削減產量。
巴斯夫表示,正在為天然氣價格高企且波動性強的困局做準備。
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宣布無限期停止北溪管道的天然氣供應后,歐洲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周一一度飆升35%,因市場擔心歐洲地區陷入一場更深的危機,將當地主要經濟體推入衰退,并迫使各國實行能源配給。
巴斯夫是德國最大的天然氣用戶之一。天然氣短缺將對該化工巨頭產生雙重影響:生產過程中沒有足夠的能源,并且一些產品缺乏關鍵原材料。
據悉,巴斯夫將其采購天然氣中的大約60%作為生產所需的能源,其余40%作為原料來生產重要的基礎化學品。
二、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首套裝置正式投產
9月6日,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首套裝置正式投產。自此,巴斯夫將每年為中國市場增產6萬噸改性工程塑料,將該產品亞太區的總產能從2023年起提升至42萬噸,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在汽車和電子產品等行業領域。
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博士(Dr. Martin Brudermüller)表示:“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起點,首套裝置的正式投產為基地后續建設實現了良好的開局。湛江一體化基地建成后將成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生產樹立典范。”
首套裝置采用100%可再生能源電力,巴斯夫目標到2025年為整個湛江一體化基地提供 100% 可再生能源電力。
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亞太區的凱禮博士(Dr. Markus Kamieth)表示:“湛江一體化基地將采用尖端數字化技術并遵循集團最高安全標準,致力于為市場推出高質量、低碳足跡的產品,并實現在華南地區的業務增長,這也體現了巴斯夫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
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首套裝置于2020年打樁開建。2022年7月,巴斯夫歐洲公司作出最終投資決策,宣布全面推進湛江一體化基地建設。該階段將聚焦于建設一體化基地的核心,包含一套蒸汽裂解裝置以及多個下游裝置,并計劃于2025年底啟動,從而進一步支持巴斯夫在華持續的業務增長。項目后續階段將擴建更多下游裝置,實現多樣化產品的生產,計劃從2028年開始投入運營。
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于2018年7月正式宣布,是集團迄今為止最大的投資項目,由巴斯夫獨立建設運營。到2030年,巴斯夫將投資上達100億歐元建造該基地。另一套生產熱塑性聚氨酯(TPU)的裝置將于2023年投入運營。
嘉賓在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的智能倉庫前合影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