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德國取消2035年碳中和目標”的中文消息令國內環保能源界有些發懵。
查閱了德語和英語近一周新聞,可以了解到,并沒有出現“德國要取消2035碳中和目標”的相關文章,德國總理府等官網也沒有出現此類文件。
實際上,德國并沒有設立“2035年達到碳中和目標”,其官方減排目標為在2045年達到碳中和。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德國政府網站,目前2045年的這個目標并未改變:根據德國聯邦財政部官網,德國修訂后的《氣候行動法案》旨在使德國在2045年前實現氣候中性(climate-neutral)。
德國政府此前曾在3月提出將2035年的目標設為可再生能源發電達到100%。在當地時間8日德國議會的立法投票中,這一目標并未通過,仍保留了最初目標,即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發電總量的80%。
而近期,有一篇5日外媒報道的德國要撤回“2035年能源領域碳排放目標”的文章,所指的正是這一數據。“可再生能源發電占100%”和“碳中和”完全不是一回事兒。其區別是什么?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想表示,德國的減排目標是在2045年實現碳中和,而“2035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發電”,這二者的區別在于,后者是電力供應側的目標,但前者包括許多其他部門的碳排放。
“比如交通和工業部門,以煤炭和石油為原料做化工產品的碳排放,都不屬于100%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減排目標范圍。”李想說。
供職于德國一家新能源咨詢機構的分析師凱·諾伊伯(kai neuber)在接受采訪時亦表示,德國政府官方的碳中和目標仍然是2045年。
路孚特首席電力與碳分析師、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秦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德國官方承諾的于2045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并沒有改變。
“此次德國議會通過的一系列法案是對能源法案的修訂,目的是應對天然氣短缺危機的緊急措施,包括提升儲氣量,傳導氣價成本和重啟煤電,還有提高可再生能源目標等。”秦炎表示。
01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80%博弈始末
德國朔爾茨政府在組建之初,其目標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達80%。
值得指出的是,這已經比前任默克爾政府時期的目標有了更大提高,彼時這一目標是65%。今年4月,由于俄烏沖突等因素,舒爾茨政府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達80%,到2035年幾乎所有電力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一攬子法案目標,這也就是德國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達100%的由來。
需要明白的是,這是政府目標,仍需德國議會投票才能形成立法。而在上周五(8日)的議會投票中,2035年的100%由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遭到了德國聯盟政府執政黨之一的自民黨(fdp)的反對,因此在最終立法中,只保留了朔爾茨政府的最初目標,即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達80%。
秦炎說到,雖然因為自民黨的反對而擱置2035目標,德國政府此次還是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風電、光伏)的2030年目標,即由65%提升到了80%。
李想也表示:“德國原來是在2035年達成100%可再生能源發電,現在相比之前是較為保守的目標。此外,德國和波蘭等國家也有重啟煤電的相關計劃,實際上也是因為能源安全無法得到保證,迫不得已地改變。”
他解釋稱:“其實在2035年達成100%可再生能源發電是相當困難的,現在的目標相比之下是后退了一步,給自己留了一定余地。因為當前局勢下,德國很難提出更激進目標,這是不合理的。俄羅斯給德國的天然氣輸送減少,對德國來講,供暖和洗澡等民生問題都有了麻煩。”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3個月之間,有關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問題回到了朔爾茨政府上臺之初的承諾原點,但德國受到立法約束的兩大目標,即“2045年達到碳中和”以及“希望最早在2030年將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65%(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這兩大目標,是不可能輕易變化的。
02將可再生能源的擴張推向高速
盡管可再生能源發電目標有所后退,眾位環保界人士仍對此法案看法較為積極。
具體而言,此次,德國修訂的《能源轉型法》主要內容為到2030年實現80%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新目標,這意味著,到2030年,德國的陸上風能容量將翻一番,達到115吉瓦,到2025年每年增加10吉瓦;到2030年,太陽能將增加近兩倍,達到215吉瓦,到 2026年每年將增加22吉瓦;到2030年將海上風能擴大到30吉瓦,到2035年擴大到 40吉瓦,到2045年擴大到70吉瓦。
該法案還表示,“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將成為壓倒一切的公共利益,并將優先于其他問題”,同時要為太陽能光伏和風力發電裝置提供更多空間,即最遲到2032年,德國2%的領土將被指定用于陸上風力發電。
近期,德國公用事業行業協會 bdew 和太陽能與氫研究中心 (zsw)發布初步數據顯示,2022 年前六個月,可再生能源已經提供了德國近一半(49%)的電力。
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能源政策不僅僅是價格問題,也是一項安全政策。如果我們想長期保持能負擔得起能源,如果我們想協調供應安全和氣候保護,那么只有使用可再生能源才有可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需要將可再生能源的擴張推向高速。”
德國環保組織——德國“觀察政策”主管威視樂(lutz weischer)則發言稱,這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日期。“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對風能和太陽能采取了史上最大力度的推動。德國政府明白,可再生能源對于氣候行動和減少我們對昂貴和不可靠化石能源依賴至關重要。”
德國氣候與經濟聯盟首席執行官納靈格(sabine nallinger)則表示,“德國聯邦議院的投票在能源危機時期發出了一個重要信號。這是一個里程碑,讓各個企業在走向氣候中和的道路上一路順風。”
納靈格說,為了使德國經濟更加獨立、有彈性和可持續性,這意味著要全速推進可再生能源和電網的擴張。“我們歡迎聯邦政府簡化和標準化規劃和批準程序,大大加快推進速度。”
秦炎說,德國的能源轉型政策是在歐盟的框架下的。歐盟也已經把氣候中和目標寫入氣候法,接下來的fit for 55三方協商流程,會討論具體的氣候能源政策目標,也包括推進repowereu里面的政策目標包括風電光伏目標等。
但秦炎提醒稱,這個長期風電光伏裝機目標能否實現尚待觀察,目前可能無法興建如此多的新能源項目。6月份德國拍賣1吉瓦光伏項目,只有714兆瓦中標。ppa項目最近還沒簽的亦有大量毀約,同時工廠也有減產,對綠電需求下降。歐盟理事會也沒有支持repowereu中的歐盟可再生能源2030年45%目標,而是保持為40%,體現了成員國的態度。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