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要求,要科學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一新政在石化和化工行業引起強烈反響,業內人士表示,新政利好行業能效先進企業,部分增量項目獲批可能性增加。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表示,石化和化工行業原料用能占到全國原料用能總量的70%,將原料用能從能耗總量控制中移出,增加了行業部分增量項目獲批的可能性,利好行業能效先進企業。
李永亮分析說,石化和化工行業的一大用能特點就是有一部分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被用做原料。如石腦油裂解制乙烯,再由乙烯做聚乙烯,最終生產塑料制品,其中大部分石腦油作為原料進入到產品中。原料用能占到了乙烯總能耗的60%~65%。又比如煤化工,用于產生動力如電和蒸汽的鍋爐用煤是燃料用煤,而進到氣化爐里的煤炭則是原料用煤。
李永亮表示,實行能耗“雙控”是促進節能降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性安排。“十三五”以來,能耗“雙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涉及到能耗總量的剛性約束較強,有些地方采取“一刀切”等。對于原料用能量較大的石化和化工行業來說,新政增強了管理彈性,增加了差別化管理措施,客觀反映了行業發展訴求和能源利用情況。
李永亮提醒,新政對行業必須的原料用能將起到保障作用。一些企業可能會誤讀這是能耗總量的放開,事實并非如此。石化項目還是要合理有序實施,要符合“三新一高”要求,還要符合國內大循環、產業布局、資源環境承載力等要求。“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受相關部委委托正在對原料用能和燃料用能進行界定和區分,制定方法和標準,為具體政策的落地實施提供支撐。”李永亮強調說。
有化工企業表示,新政的本質是要把燃料和原料區分開,杜絕對化石能源的“一刀切”,避免企業對能源原料的正常需求因能耗“雙控”而受到影響,有利于鼓勵所有終端用能領域使用可再生能源,是黨中央對順利實現“雙碳”目標的又一重要決策。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