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油庫存出現枯竭
隨著企業重新開業,國內公路和航空旅行恢復,美國的石油消費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由于石油生產和煉油的滯后,美國石油的庫存出現了枯竭。
上周,向美國國內市場供應的石油總量平均為2000萬桶/日,基本上與疫情前的五年(2015-2019)季節性平均水平相同。
在主要燃料中,汽油和餾分油的供應量達到或略高于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而航空燃料仍略低于疫情前的水平,反映出航空業繼續存在的問題。但煉油廠加工的原油量比疫情前低了約5%,給成品油庫存帶來了下行壓力。
據EIA報告,截至上周末,汽油庫存較疫情前的季節平均水平低500萬桶,餾分油庫存則低了600萬桶。
此外,美國國內原油產量也仍遠低于疫情前水平,這加大了原油庫存的下降速度。
截至上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較疫情前平均水平下降了1800萬桶(4%),其中最嚴重的短缺集中在庫欣,當地庫存下降了2500萬桶(48%)。
庫欣是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合約的交割地,該地區的原油庫存嚴重短缺推動了近月期貨價格達到10年以來第二高的現貨溢價水平。
更廣泛來看,美國除戰略石油儲備以外的原油和成品油總庫存已降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有一些初步跡象表明,供應形勢正在企穩。首先,自9月底以來,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庫存與疫情前5年平均水平的差距已經略有縮窄。
其次,2021年12月交割的WTI期貨價格自10月26日以來一直呈溫和下跌趨勢,6個月期日歷價差自10月29日以來一直在降低,不過要確定這是一個轉折點還是只是暫時的回調還為時過早。
雖然有回暖的跡象,但美國總體石油供應形勢依然緊張。庫存萎靡意味著,一旦發生出現產出中斷或強于預期的消費增長,美國并無多少緩沖能力。
因此,供應問題或意想不到的需求強勁可能會導致油價急劇上漲,因為短期內沒有多余的閑置產能,除非歐佩克+能夠被說服更快地增加產量。
盡管全球石油需求已經接近大流行前的水平,但歐佩克+依舊決定維持原產量計劃不變,回絕了美國要求加速增產的呼吁。同時,沙特阿美繼續釋放看漲信號,對該國原油的所有買家上調了官方售價,帶動國際油價上漲。周一,WTI 12月原油即期合約收盤漲0.66美元至81.93美元/桶,布倫特1月原油即期合約收盤漲0.69美元至83.43美元/桶。
目前油價最大的上漲動力仍來自于油市供應緊張的情況下需求仍然強勁,上周歐佩克+堅持40萬桶/日增產計劃,并未滿足美國要求的增產60-80萬桶/日,與市場預期一致。同時,沙特阿美將12月份阿拉伯輕質原油的亞洲客戶售價每桶上調1.40-2.70美元,為9月份以來最高水平,超過市場預期,向全球石油市場發出看漲信號。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六盛贊國會通過了拖延已久的1萬億美元基建法案,該法案可能會促進增長和對燃料需求,且輝瑞新冠口服液為遏制疫情帶來希望,美國總統拜登表示,輝瑞的抗新冠藥物非常有希望,輝瑞的抗新冠藥物可以“大幅降低”因新冠肺炎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政府放松防疫限制,提振航空旅行,航空燃油需求有望繼續增長。
為了打壓油價,美國拜登“正在考慮”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為原油供給端帶來不確定因素,但市場預計油價跌幅可能不會像白宮預期的那樣大。因為從政府儲備中釋放出來的可能是含硫原油,高硫原油不受煉油企業歡迎,而且投放的原油數量可能也不足以重創油價。同時,因大型國有煉廠因油價上漲而暫停采購,而獨立煉廠則受制于進口配額限制,中國10月原油進口量驟降至2018年9月以來最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價漲幅。
總的來說,目前市場看漲情緒較濃,美國國會通過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法案,沙特上調12月原油官方售價,向全球原油市場發出看漲信號,這都向市場發出了看漲信號,但美國發出遏制石油和汽油價格的信號,原油漲幅料將受限,短期內油價或將繼續小漲。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