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被視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其零排放、零污染的特點是世界公認的《終極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氫能源汽車技術的完善和普及,氫能源汽車未來市場前景廣闊,有專家預測,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充滿想象力的市場空間,吸引不少企業躍躍欲試,布局氫能市場”。
氫燃料電池零污染
中國的鋰電池已經占據全球80%份額,氫能卻幾乎為0。而交通工具動力系統終極供能是氫能源,就像固定清潔電源最終是風光水電一樣已被人所共識。因為氫能的專利主要集中在日本人手里,所以中國選擇鋰電池作為汽車新能源的突破方向。中國方案完美證明市場比技術更重要。即使有技術而缺乏市場體量,再好的技術也難以大面積推廣。但氫能源的應用不可能落后鋰電池太多,它最終要趕上并超過鋰電池。這只是個時間問題。排除技術的成熟度和成本,氫能源比高耗能高污染的鋰電池好太多!
相比傳統的鋰電池蓄電放點,來驅動電動汽車所帶來的后期電池污染隱患,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則更著重于使用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是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其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把氫和氧分別供給陽極和陰極,氫通過陽極向外擴散和電解質發生反應后,放出電子通過外部的負載到達陰極。
氫燃料電池在環境方面可以做到完全無污染。它是通過電化學反應,而不是采用傳統燃燒或儲能方式。燃料電池只會產生水和熱。如果氫是通過光伏或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那其整個循環過程完全不產生有害物質排放。
示范城市敲定滬粵配套政策出臺
專家表示,我國乃至全球的氫燃料電池車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在這關鍵的打基礎階段,來自政府層面的激勵和推廣政策勢必將給行業發展帶來極大幫助。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個地方將氫燃料電池車發展列入“十四五”規劃。更重要的是,備受關注的首批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也在近日正式揭曉。
日前,氫燃料電池汽車首批示范應用城市群名單正式揭曉,北京牽頭的京津冀城市群,上海攜手蘇州、南通、嘉興、淄博、鄂爾多斯、寧東的城市群,以及廣東省8市組成的城市群獲得五部門批復,示范期為4年。同時下發的還有《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考核評價規則》。
與之相應的是,8月成為氫燃料電池車相關政策密集發布的月份。8月12日,上海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將重點圍繞氫能產業,加強國際產業轉移和技術合作,在儲氫、制氫、加氫等技術方面實現突破;重點推動氫能汽車示范應用,探索氫能物流、氫能大巴、氫能重卡等典型應用示范;建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體系,適時布局氫能汽車整車制造。
另據上海市交通委牽頭編制的《上海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上海市計劃“十四五”期間積極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規劃建設加氫站100座,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總量突破1萬輛,逐步完善充電樁、加氫站等配套設施布局。
8月9日印發的《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廣東省將加速建設制氫加氫基礎設施,推動氫燃料電池高性能電堆國產化以廣州、佛山、深圳等市為依托,推進佛山南海區和高明區、佛山(云浮)產業轉移園、廣州開發區等氫燃料電池產業園建設,建設廣深高溫氫燃料電池及系統研發制造基地、深圳南山氫燃料電池反應堆研發示范區,建設廣州、佛山、東莞、云浮氫能高端裝備產業集聚區和惠州、茂名、東莞、湛江氫能制儲運產業集聚區。
8月19日,山東省發布《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到2025年,山東省內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實現產值規模1000億元。具體看,山東省將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和低谷電力制氫試點示范,培育風光+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模式。加快發展高壓氣態儲氫和長管拖車運輸,探索推進高效、智能氫氣輸送管網的建設和運營。合理配套、適度超前布局加氫站,重點推進城市公交、物流、環衛等專用加氫站建設,開展加油、加氣、充電和加氫站合建模式試點。
除上述省市外,江蘇、浙江、天津、河北、重慶、遼寧、山西、廣西、鄭州、深圳等地也在各自的“十四五”規劃中對氫燃料電池車的中長期發展進行了整體部署。
"不看短期,要看十年"
燃料電池,涉及了發電、儲能、汽車交通和家庭使用,代表著未來能源大趨勢的前端方向。但在氫燃料電池領域,中國和國外還有較大差距,而這個差距是可以通過不斷的攻關來彌補的。全柴動力是目前國內主要的四缸柴油機研發與制造企業。公司擬建設完成質子交換膜實驗室、膜電極實驗室、檢測中心和生產車間。公司控股子公司元雋公司從事燃料電池電池、動力系統集成以及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元雋公司自主研發質子交換膜,質子交換膜是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之一。縱觀中國新能源市場發展歷程,從內燃機走到鋰電、燃料電池,大趨勢決定了戰略路徑,對于企業來說,只有踏準時代節奏,方能在未來市場中有所作為。
對于剛剛開始的氫能大戲,正如龍蟠科技董事長石俊峰先生所言,"不看短期,要看十年。"石總表示, "受各方面條件影響,燃料電池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才能真正的實現商業化、產業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十年時間,做好自主品牌發展的全面準備。"
本文系中國潤滑油信息網(www.cpw997.com)原創作品,若需轉載務必以超鏈接的形式注明出處,轉載時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網有權對所有侵權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