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點
1、2021 年中國基礎油產能增量將創歷史新高 2217 萬噸,供需矛盾到達頂點
2.2021年國內二類加氫基礎油產量有望達到926萬噸,增幅為5.71%
3、2021年基礎油進口量或下滑至250噸,跌幅2%
4、2021年國內潤滑油需求量預計達到820萬噸,增速在3%
1、2021 年中國基礎油產能增量將創歷史新高 2217 萬噸,供需矛盾到達頂點
據隆眾數據顯示,根據2015-2020年基礎油年產能與150N均價對比發現,兩者相關系數-49%,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呈負相關關系。
從上圖可以看出,基礎油產能跟基礎油150N均價呈現負相關關系。自2015年-2020年,基礎油產能增長1481萬噸,增幅在228%,基礎油150N的均價自2015年的5712元/噸跌至2020年的4662元/噸,降幅在18%。數據顯示:隨著產能的逐年遞增,基礎油150N均價年均以4%的速度下滑;尤其是在過去五年間基礎油出現3波集中擴能分別出現在2016、2019、2020,其中 2016 年產能增長 703 萬噸,增幅 108%,當年均價下滑 555 元/噸,跌幅 8%;2020 年產能創有史以來新高,當年產能2130 萬噸,均價創十年以來新低,至 4662元/噸,跌幅 32%。
展望2021年,市場仍有2套二類裝置計劃開工,合計產能87萬噸。預計2021年總產能在2217萬噸左右。
附表:2021 年國內二類基礎油新增產能統計表
企業名稱 |
裝置名稱 |
產能(萬噸) |
投產時間 |
海南漢地 |
加氫異構 |
72 |
2021 |
燕山石化 |
加氫異構 |
15 |
2021 |
據隆眾數據顯示,根據2017-2020年基礎油年產量與150N均價對比發現,兩者相關系數-66.81%,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呈負相關關系。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基礎油的產量和價格相關性不高。近年來,國內基礎油產量穩步提升,從2017年到2020年,國內基礎油產量從460.7萬噸提升到876萬噸,期間產量年軍增速達23.89%。產量高峰出現在2020年,峰值是876萬噸,產量低谷是2017年,最低是460.7萬噸;此間市場年均價格從5631元/噸跌到4662元/噸,價格跌幅為17.21%。
2021年預計新增產能投產183萬噸,結合2021年國內工廠年度檢修計劃以及年內行業新增投產進度推算,年內產量有望達到50萬噸,增幅高達5.71%。
附表:2021年國內二類加氫基礎油裝置檢修計劃
國家/地區 |
煉廠 |
裝置 |
檢修周期 |
具體檢修時間 |
中國 |
山西潞安 |
35萬噸/年CTL全合成裝置 |
-- |
2020年6月底- |
中國 |
盤錦宏業 |
10萬噸/年II類裝置 |
-- |
2020年10月初- |
中國 |
濟南煉油廠 |
15萬噸/年II類裝置 |
2個月 |
2021年2月中旬-4月中旬 |
3、2021 年基礎油進口量或下滑至250噸,跌幅2%
據隆眾數據顯示,根據2018-2020年基礎油進口量與臺塑150N均價對比發現,兩者相關系數-10.92%,呈負相關,相關性較弱。
如圖所示,進口臺塑150N價格與基礎油進口量成負相關關系,2018年-2020年基礎油年進口總量先漲后跌,其中2019年進口量最大,而150N價格逐年降低,兩者相關性較小。臺塑150N年均2018年8206元/噸,2020年6293元/噸,跌幅23.3%左右。2018年基礎油進口量為259萬噸,截至2020年11月進口量為237萬噸,2020年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全球需求銳減,12月進口量仍較前期減少,僅此2020全年預計進口量255噸左右,較2018年下滑1.81%。
展望2021年,海外疫情持續,國外部分煉廠裝置實行限產、減產計劃,同時國內裝置產能的增加和指標不斷優化,對進口基礎油的依存度逐漸降低,預測2021年進口量將穩中下跌,維持在250萬噸左右。
2021年亞洲基礎油煉廠檢修表
國家/地區 |
煉廠 |
裝置 |
檢修周期 |
具體檢修時間 |
日本 |
ENEOS |
30萬噸/年I類裝置 |
120天 |
2021年2月初-5月底 |
中國 |
濟南煉油廠 |
15萬噸/年II類裝置 |
2個月 |
2021年2月中旬-4月中旬 |
泰國 |
IRPC |
35萬噸/年I類裝置 |
33天 |
2021年2月底-4月初 |
韓國 |
SK Lubricants |
170萬噸/年III類裝置 |
1個月 |
2021年3月-4月 |
韓國 |
GS-Caltex |
130萬噸/年II、III類裝置 |
1個月 |
2021年3月-4月 |
中國臺灣 |
臺塑 |
60萬噸/年II類裝置 |
1個月 |
2021年7月-8月 |
4、2021年國內潤滑油需求量預計達到820萬噸,增速在3%
隆眾數據顯示,2015年-2020潤滑油的價格和潤滑油的需求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相關系數在55.4%。
截止2020年,國內的潤滑油需求量在797萬噸,較2019年增加72萬噸,增幅在10%左右。2015年-2020年潤滑油的復合增長率在-4%,出現下滑。主要受幾個因素影響:2017年-2018年環保風暴一度嚴重,潤滑油生產企業受到比較到的影響和沖擊,潤滑油的下游終端用戶也有很多企業受環保風暴的影響,停工停產,影響到了潤滑油整體的需求量,另外新的國五、國六標準的轉換,對于潤滑油生產企業的產量也有一定的影響。2019年-2020年需求得到釋放,終端用油行業資源整合后,對潤滑油的需求量得到一定激發。雖然2020年受公共安全事件影響,第一季度潤滑油工廠開工率不高,但隨著疫情的控制,在第三、四季度,潤滑油工廠的產量都同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展望2021年,在疫情仍不明朗的情況,國內的潤滑油需求量會維穩為主。國際市場疫情目前還未完全控制,如果終端用油工廠是以出口為主的生產企業,那么明年的開工率仍然會較低,對于潤滑油的需求量增速會有一定的抑制。因此綜合來看,國內的潤滑油需求量預計在820萬噸左右。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