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油行業整體運行情況較往年有所不同,產能持續增長,行業競爭也更為激烈,而價格也創了近年來的新低,縱觀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白油行業的發展可以概括為從低端需求到高端行業的過渡。
產能產量篇
圖1 2018-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白油產量對比
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煉廠白油總產量為128.36萬噸,同比增加8.62%,產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新增產能陸續投產。上半年黃河新材,淄博勝煉,清源集團白油裝置相繼開工,雖綜合開工率維持在45-50%左右,但是市場供應量增加,下游終端用戶選擇性增加,行業競爭凸顯。國慶節后西北地區伊泰寧能新裝置投產,5#工業白油陸續外銷,月底河南君恒集團計劃開工,截止到10月底國內白油產能增加到375萬噸。
庫存銷售篇
圖2 2018-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煉廠白油庫存統計對比
從上圖可以明顯的看出,2019年國內煉廠白油庫存持續低位,維持在2萬噸左右,中石化煉廠基本維持產銷平衡,地方民營企業根據訂單情況調節生產,低位庫存使得煉廠不會有太大銷售壓力。
價格走勢篇
圖3 2018-2019年國內5#白油價格走勢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9年國內5#白油均價遠低于2018年的同期價格,截止到10月底,國內5#白油均價為5707元/噸,同比2018年下降16.75%。去年國慶節前后,隨著國內柴油市場向好,國內小粘度白油價格緊跟上調,漲幅在400元/噸左右;而2019年三季度價格的上調只是出現在中秋節時國際原油黑天鵝事件,帶動了國內小粘度白油的一波上漲趨勢。隨后國際原油高位回落,小粘度白油價格高位回調,出現了旺季不旺的局面。導致此現象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國內實體經濟增速放緩,下游油墨、紡織、化纖、塑料和粘合劑行業經過了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后白油需求量萎縮,另一方面是國內新增裝置投產后,產能產量過剩已成為常態。
綜上所述,白油產能過剩已成為常態,而穩定的產品質量已成為下游的首選因素,目前國內煉廠積極升級生產工藝,保證產品指標的穩定,部分煉廠瞄準高檔白油行業,國內高檔白油需求缺口較大,基本依賴于進口,高檔白油高于工業白油的利潤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