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增產能不斷投產,基礎油產能擴張明顯,據隆眾資訊統計新增產能超過200萬噸,下游工廠受環保制約及相關企業利潤核算等多方面考慮,停工、限產、輪產導致全年需求冷清,多數貿易商及下游企業多采取按需采購策略,也使得上游煉廠庫存壓力難以向下分攤,供需矛盾進一步拉大,加劇了基礎油市場的弱勢局面,市場面臨嚴峻考驗。
圖1 2018年國內基礎油產量統計對比圖
隆眾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1月,全國總產量在577.5萬噸左右。其中一類油產量73.2萬噸,二類油產量253.6萬噸,白油產量167.8萬噸,再生油產量82.8萬噸。從全國的產能統計來看,2018年的基礎油整體產能在1100萬噸左右,市場開工率大概在57%左右。
圖2 2014-2018年二大集團及地方煉廠裝置對比圖
由上圖看出,從2014年開始全國基礎油產能總體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兩大集團基礎油產能占比逐年降低,地方煉廠發展較為迅速。進入2018年,因地方煉廠新增產能較多,目前已有裝置產能已超越兩大集團產能,未來仍有增長趨勢。
隆眾數據顯示,2018-2020年基礎油產能增加迅速,據不完全統計,新增總產能預計在565萬噸左右,集中投產在2018-2019年,并且市場以二類、三類資源為主。預計未來2年內基礎油供大于求的態勢更加明顯,落后產能將進一步遭到洗牌和淘汰。目前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國內潤滑油的需求量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長,而基礎油的供應量增長率確超過50%。供大于求的格局未來幾年內難以打破。
國內新增裝置產能統計
盡管國內經濟企穩復蘇為潤滑油行業帶來新的增長趨勢,但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依然難以緩解,多數基礎油煉廠仍將維持低負荷運轉來緩解供應壓力。雖然非標基礎油的淘汰為一、二類產能釋放了一定的消化空間,但低端產能的整體淘汰速率仍較為遲緩。目前環保形勢依舊嚴峻,潤滑油行業洗牌不斷升級加速。低端基礎油工藝的逐步淘汰,但同時,中小型潤滑油企業的洗牌也在不斷加劇,潤滑油行業正在經歷結構性調整的陣痛期,供需矛盾以平穩過渡為主。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