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國內基礎油市場整體表現欠佳,產能過剩問題尤為突出,但進口基礎油量卻居高不下。
1.進口方面: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基礎油進口量為19.18萬噸,環比上月下滑26.07%,同比去年同期下滑28.17%。3月份以來國內基礎油月度進口量呈現三連跌的局面,據相關機構數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國內基礎油進口總量為161.34萬噸,累計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上漲3.88%。
分析來看,雖然2016年數套基礎油裝置陸續投產,基礎油產能總體呈現過剩局面,但低粘度過剩、高粘度不足局面仍未轉變,進口市場缺口仍然表現明顯。上半年正值國內高粘度基礎油需求旺季,且國內煉廠迎來集中檢修期,這為進口資源涌入提供良機。但進入二季度國內終端需求快速降溫,市場資源消化十分緩慢,進口量出現三連跌的局面。
表:上半年基礎油進口量排名前十企業
從上半年進口企業排名來看,前十位主要以外資在華工廠以及國營企業為主,盡管其進口基礎油多為合約資源,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國產基礎油在與進口資源的競爭中仍處在相對劣勢的地位。而從來源國看,韓國、新加坡、臺灣分列前三位,其中2017年上半年中國從韓國進口基礎油55.82萬噸,占上半年進口量的34.60%,同比去年同期增長8.85%。從新加坡進口基礎油45.22萬噸,占上半年進口量的28.03%,同比去年同期小幅下滑1.67%。從臺灣省進口基礎油22.31萬噸,占上半年進口量的13.83%,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81%。
2.出口方面: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基礎油出口量為0.12萬噸,環比上月下滑56.86%,同比去年同期上漲45%.18。上半年出口數據來看,2月份出口量1.59萬噸,環比出現大幅增長,漲幅高達427%。主要由于2月份海南漢地陽光出口至新加坡基礎油量為1.52萬噸,占比為95.83%。據金聯創資訊數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國內基礎油出口總量為2.61萬噸,累計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上漲148.8%。
3.下半年展望:
較往年數據分析來看,基礎油進口量總體呈現前高后低得態勢。下半年來看,一方面外盤價格高位,進口商成本壓力較大;另一方面,終端需求持續疲軟,現貨市場資源消化緩慢,商家對后世表現出擔憂心態;另外,下半年,國內潤滑油市場迎來低粘度資源時期,由于氣溫等原因,高粘度資源用量將減少,因此進口量將會有小幅回落。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