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潤滑油(基礎油)進出口分析
2016年12月我國潤滑油基礎油進口量為239.7萬噸噸,累計進口量為2846870.880噸,同比增長18.44%,與上年同期數量相比增長10.51%。進口對外依存度高達近40%, 二類500N、600N等高粘度基礎油對外依存度超過80%左右。目前國內能夠生產高粘度的廠家屈指可數,基本都內供合同戶為主,市場外銷量較少。
2016年中國基礎油進口量出現小幅回升,總量超過260萬噸。上半年受臺灣二類基礎油進口量減少,進口商超量采購美國資源進行補給。下半年中國基礎油進口量較上半年或有所減少,進口利潤出現倒掛抑制買氣。但臨近年底,國內出現了基礎油供應緊俏的現象,使得兩大集團將外盤基本買斷,使得進口市場資源量也出現緊俏,價格出現大幅回升。
2015-2016年基礎油進口量對比分析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2015-2016年基礎油出口量走勢分析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據海關統計,2016年12月我國潤滑油基礎油出口量為9812.630噸,累計出口量為46919.600噸,當月出口金額為815.45萬美元,累計出口金額為3270.02萬美元,當月出口均價為831.03美元/噸,累計出口均價為696.94美元/噸,出口量環比增長1.22%,同比上升750.39%,與上年同期數量相比上漲150.75%。
2016年出口量較2015年增加52.9%,中國基礎油的出口量隨著中國新上馬裝置的先后投產,中國優質基礎油的出口資源不斷增加據。隆眾數據顯示,國內的出口資源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及海南漢地陽光部分資源的出口。
中石油旗下主要出口煉廠是克拉瑪依石化,主要出口資源以環烷基基礎油,包括 150BS以及其旗下的 KN 系列和 NAP 系列等資源,其主要出口地為臺灣以及泰國。海南漢地陽光煉廠繼續出口其二類基礎油資源至海外市場,包括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越南、智利、阿根廷、巴基斯坦以及厄瓜多爾等國。其出口量均以小單為主,每月出口量在 2000-3000 噸左右。
國內潤滑油(基礎油)來源國排名
排名 | 國別 | 進口量,噸 |
1 | 韓國 | 987468.01 |
2 | 新加坡 | 738234.9 |
3 | 中國臺灣 | 403872.01 |
4 | 日本 | 179620.96 |
5 | 泰國 | 113386.64 |
6 | 卡塔爾 | 87099.467 |
7 | 俄羅斯聯邦 | 76749.011 |
8 | 美國 | 66705.614 |
9 | 馬來西亞 | 24447.017 |
10 | 印度尼西亞 | 22629.117 |
2016 年,中國基礎油進口來源地的前三名仍依次是韓國、新加坡和臺灣省。前三名 2016年基礎油進口總量均較 2015 年同比呈現較為明顯的增幅,其進口份額依次占比在 34.7%、25.9%和 14.2%。其中,韓國仍位居進口來源地榜首,出口量達98.74 萬噸,占中國進口總的34.7%。
韓國以絕對優勢占據進口國第一的位置。其進口總量上漲至 98.74萬噸,較 2015 年同期大漲 13%。這主要由于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將刺激基礎油、潤滑油和潤滑脂產品的進出口, 對韓國市場出口中國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目前的關稅降至5.2%。每年以以0.4%幅度進行下調。另外,韓國 SK 煉廠的三類基礎油資源在 2016 年加大了其一定量的出口。并且,韓國GS-Caltex 煉廠在 2016 年也增加其出口至華的二類基礎油量,主要由于其終端客戶的采購量增加。而韓國 S-oil 煉廠的二三類基礎油煉廠的出口量基本持平于 2015 年。
新加坡仍位居進口第二,出口量達 73.8 萬噸,占中國進口總量的 25.9%。當地主要供應量源于埃克森美孚以及殼牌煉廠的一二類基礎油資源。盡管其基礎油價格高于亞洲大部分基礎油市場價,但由于中國大部分中大型潤滑油廠由于配方未調整,因此依賴度仍是有增無減。同時,由于目前中國大部分外資潤滑油工廠均與埃克森美孚煉廠有長約協議,因此支撐新加坡以較大的優勢坐穩第二的位置。
2016年中國潤滑油(基礎油)消費地區分析
國內潤滑油(基礎油)消費地占比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2016年國內基礎油消費量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占總消費量的一半左右。華東地區依舊是中國進口基礎油數量的龍頭老大,其進口總量上漲至 140 萬噸,占市場份額 49.9%。由于大部分潤滑油廠都位于中國的華東地區,在剛性需求的支撐下,當地終端潤滑油廠商的采購需求也較為堅挺。此外,大部分進口商的基礎油庫存資源均存放于華東地區,因此華東市場的進口總量始終處在國內的榜首。2016 年,華北地區進口總量繼續攀升,總量增加至 80 萬噸,市場的份額占據 28.4%,繼續穩坐中國第二大進口基礎油接貨地,這主要歸功于天津成為中國進口基礎油的第二大港。隨著天津臨港地區不斷投產新的大型外資及國產潤滑油廠,主要采用進口新加坡、韓國、臺灣以及日本等資源生產潤滑油。此外,還有大量的俄羅斯一類基礎油資源通過鐵路運輸至華北,這也是當地主要的進口資源之一。華南市場的進口基礎油需求量也較 2015 年出現一定的增長,總量上升至 47萬噸,位居第三,占進口市場份額的 16.7%。這主要由于華南當地的殼牌珠海潤滑油廠,同時廣西玉柴潤滑油廠與馬來西亞石油煉廠在 2016 年開始正式合作,因此馬石油的三類基礎油出口至華南市場的量也不斷增加,支撐華南市場基礎油進口量繼續穩坐“探花”。
中國潤滑油(基礎油)進口商排名
排名 | 公司名名稱 | 進口量,噸 |
1 | 浙江殼牌化工石油有限公司 | 206827 |
2 | 埃克森美孚(太倉)石油有限公司 | 177455.7 |
3 | 埃克森美孚(天津)石油有限公司 | 120272.5 |
4 | 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117411.6 |
5 | 殼牌(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114863.5 |
6 | 殼牌(珠海)潤滑油有限公司 | 113404.3 |
8 | 愛思開能源潤滑油(天津)有限公司 | 112008.5 |
7 | 中山潤港實業有限公司 | 91177.47 |
9 | 江蘇東方能源有限公司 | 91055.63 |
10 | 路路達潤滑油(無錫)有限公司 | 72882.58 |
13 | 雪佛龍(天津)潤滑油有限公司 | 66415.07 |
11 | 中海油銷售(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62699.77 |
12 | 道達爾(天津)工業有限公司 | 54938.45 |
14 | 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47644.67 |
15 | 粵海(番禺)石油化工儲運開發有限公司 | 34942.21 |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