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它將出口視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大多數行業中,出口機會作為增加銷量的方式,并且有時可彌補生產量過多的問題,這受到了廣泛追捧。然而,對于潤滑油基礎油行業而言,卻是個例外。迫于潤滑油調和淡季的影響,終端對基礎油采取按需購進,以銷定產的避險模式,基礎油市場迫于壓力陷入“閉關期”。
2015年12月31日,商務部發布《2016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分級發證目錄》。現出臺的《目錄》里邊提到自2016年1月1日起,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潤滑油、潤滑脂及潤滑油基礎油的,由省級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憑出口合同簽發出口許可證;以承包工程、境外投資、加工貿易、外資企業出口及邊境貿易等方式出口的,仍按照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2008年第30號公告相關規定執行。這將對我國潤滑油、基礎油、潤滑脂等產品的一般貿易出口有條件的放開,有利于我國過剩的基礎油市場去庫存化,產能過剩的現象也將得到改善。
到目前為止,政策變動并沒有對出口產生多大的影響,然而我國進出口顯現兩極化(如下圖2016年1-6月基礎油進出口量對比圖)。根據海關數據,中國在6月份月份潤滑油的出口量為823。55噸,而前五個月潤滑油出口量分別為1230。07噸、3677。64噸、734。44噸、3058。76噸和973。17噸。
伴隨著傳統調和淡季腳步的加深,終端調和廠生產熱情大幅降溫,對基礎油采購多以小單為主按需采購的模式,此狀態下,煉廠迫于出貨壓力,市場跌勢不止,另加國際油價低位震蕩以及汽柴油下調等外部因素,基礎油市場缺乏利好因素支撐難以擺脫當前低迷行情。
產能方面來看,鑒于近年來國內基礎油裝置呈現井噴式增長,今年新增可投產產能在140萬噸,去年產能統計在636萬噸/年,今年增加至776萬噸/年,有關方面預計到2020年,中國潤滑油消費量755萬噸,下游買方對于當前供應過剩的擔憂氛圍將持續升溫,在供大于求的低迷現狀之下,價格下行也是理所當然。煉廠盡管生產負荷不高,但庫存壓力卻是與日俱增,供應方通過價格下調以刺激出貨。但根本上來說,此舉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貨源消化緩慢的問題,畢竟需求低迷難有改觀。
小編認為:目前交投節奏來看,基礎油市場終端需求疲弱的態勢短期難有好轉,雖說“金九銀十”有所期盼,但是隨著產能的不斷增加,資源消化緩慢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劇,而且中海油氣泰州新建的二類基礎油裝將于9月份開工,這將使得基礎油供應量進一步增加,基礎油價格戰將愈演愈烈,后市市場仍將以“跌”為主基調。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