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宗商品又開啟了新一輪快速上行之勢。有色金屬、黑色系價格不斷創出新高。其中,LME銅價突破1萬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普氏62%鐵礦石歷史首次突破200美元大關,與螺紋鋼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潤滑油產業鏈的漲價通知更是漫天飛舞。
瘋狂漲價的背景
高盛、美銀等華爾街投行則一致看多大宗商品,認為全球經濟復蘇,以及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支出激增,將推動工業金屬價格長期反彈。高盛認為,多因素將推動大宗商品進入理想情境。業界人士表示,促使大宗商品價格達到頂峰的原因之一是金融需求,而不是實物需求。全球綠色化趨勢對大宗商品的需求非常大,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幾十年。
中國潤滑油信息網行業分析師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宏觀背景加劇了潤滑油產業鏈的持續漲價的趨勢。在供需錯配和流動性寬松的推動下,近期大宗價格再次出現快速上漲。從需求端、供給端以及產業鏈安全性角度來看,本輪價格上漲主要有三大因素。需求端:近期發達國家疫苗接種推動全球需求預期回暖,更多體現為結構性分化。供給端:新興市場復蘇落后+“碳中和”推動價格上行。原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新冠疫情恢復的錯位加劇了大宗原材料的供需錯配,推動了價格的上漲。“碳中和”相關的限產政策也提升了漲價預期。產業鏈安全性:地緣政治摩擦和對產業鏈安全性的關注使得短期供需錯配矛盾進一步激化。
潤滑油全產業鏈漲價體驗(通知多得不想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