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據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累計進口基礎油213.45萬噸,累計同比減少15.35%,月度平均進口量在17.79萬噸。
據海關數據顯示,近五年國內基礎油進口量小幅整理為主,年平均進口量在254.72萬噸,主要進口資源為二類、三類基礎油。2017年之前,國內基礎油進口量整體呈現穩中增長態勢,但自2018年起,國內二類基礎油產能擴張迅速,市場優質資源供應增多,搶占部分二類進口市場份額,進口量當年回落,2018-2020年整體維持小幅波動,趨勢平穩。2021年受國際煉廠集中檢修影響,進口量出現回落。據海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國內累計進口基礎油213.45萬噸,累計同比減少15.35%。
2021年,基礎油進口按照貿易方式分布來看,一般貿易居首,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排名二三位。其中,一般貿易模式進口基礎油總量為166.45萬噸,占全部進口的77.98%;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34.22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6.03%;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9.17萬噸,占比4.30%。
2021年,基礎油進口量按照來源國及地區分布來看,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位列前三位。其中,自韓國進口基礎油78.35萬噸,占全國基礎油進口的36.70%,位列第一位;自新加坡進口基礎油47.75萬噸,占比22.37%,位列第二位;自臺灣進口基礎油23.69萬噸,占比11.10%,位列第三位。
2020-2021年基礎油進口來源國及地區進口量年度對比
從2020-2021年數據來看,基礎油主要進口貿易伙伴進口量小幅調整為主,來自韓國的基礎油以雙龍、SK、GS等二類及三類基礎油為主;新加坡以美孚、殼牌三類基礎油為主;中國臺灣以臺塑二類基礎油為主。
從進口利潤來看,2021年,基礎油進口利潤空間波動劇烈,一季度,在國際煉廠供應緊張而需求旺盛的助推下,進口基礎油利潤空間大幅攀升。一季度末開始,受國產低價貨源沖擊,進口油售價回落,高成本下利潤空間急劇收窄。5-6月外盤價格出現松動,進口商進口成本下降,利潤空間又自低位開始震蕩回升。三季度,受臺塑煉廠檢修影響,進口150N交易減少,利潤空間小幅調整。10月末-11月,臺塑150N資源陸續到港,受國產資源價格走高支撐,進口商銷售價格明顯提升,利潤空間也隨之大幅上調。12月,因銷售緩慢,國內進口基礎油售價震蕩回落,利潤空間又自高位震蕩收窄。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截至12月末國內基礎油150N理論進口利潤在682.83元/噸,同比回落37.06%。
2022年,受國產資源替代性增強影響,預計進口量將維持小幅下滑態勢,2022年進口量預計在211萬噸左右。進口商進口利潤或小幅收跌,進口商年平均利潤在483元/噸,同比下跌26.59%。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