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雙轉型”階段。一方面,自身的發展階段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另一方面,與全球一樣,數字化推動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雙轉型”疊加是挑戰更是機會,從速度向質量轉變意味著增長速度放慢,但數字經濟將為轉型帶來全新的動力和機會。
此次疫情對各行各業均帶來巨大挑戰。特別是中國汽配市場從汽車配件制造企業、汽車配件流通商及維保服務商等整個鏈條所展現的形勢也十分嚴峻,科技成為了競爭的制高點。而且從全國經濟征兆來看,疫情之中,企業韌性非常重要,企業需要在重壓中保持運營,在市場下滑情況下,有空間保持生存和發展,需要我們具有相當之高的全方位的應對能力。在市場博弈中,效率依然是主導因素,企業的運營體系、價值體系、供應鏈體系、生態體系將直接決定企業的投入產出比的價值回報。 中國汽配市場數字化轉型是從B2B傳統渠道經銷商圍繞著“商機挖掘”這個核心命題展開的。從戰略定位來觀察,信息服務業企業是這個市場的領跑者;而傳統的經銷商們是快速追隨者。目前代表信息服務業的企業有:中馳車福、開思時代、國美、京東、途虎養車等;代表傳統經銷商的有:巴圖魯、三頭六臂、快準車服、甲乙丙丁等。其中還有以新康眾為代表的與阿里融合模式的企業。真正進入市場的數字化轉型的汽車配件制造企業我們還沒有發現。
在互聯網及資本加持下中國汽配市場的內在結構上已經發生變革。其驅動因素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市場中企業同業競爭。第二,與市場外異業競爭,即與互聯網電商企業之間的競爭。站在汽配市場角度來觀察,使我們感到在數據生產要素的驅動下,用數據幫助決策以及借助云平臺來構造商業生態,從而與客戶產生深度交互,幫助傳統業態增強服務化能力,將是未來企業核心競爭力。 因此,當前全國有一千多家汽配城和三百多萬從業人員的傳統汽配流通業態的企業競爭能力,無法在未來獲得競爭優勢。對傳統業態的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不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要具備同業和異業共有的競爭優勢,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 數字化轉型應有的認知 第一,要重視連接的作用,連接就是力量,連接就是資源。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中國汽車配件市場發展中,會出現幾個像今天在消費類互聯網這個領域里的一些巨型產業互聯網巨頭,那么產業互聯網巨頭連接的范圍非常廣泛。 第二,要樹立數據財富觀,數據具有轉換成財富的能力。基于數據的經濟,現在有兩種界定,一方面認為數據就是石油,它是可以創造財富的,而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具有可再生可復用的無限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數據就是陽光,數據作為汽車配件市場新基建基礎,打造更多的公共服務品。 第三,數據標準化。數據標準化是數據化的基礎,將碎片化的、不定時的、非標準化的數據集成為完整、動態和標準化的數據產品,可以提升數據價值,包括數據使用和計算的價值。
第四,要從整體的靜態視角進行思考,數字化轉型包含重要的要素,架構和關系。在建設基礎架構中,首先要考慮數據管理,以及數據管理之后,產業的分析、管理決策系統的整合,如何讓數據支持,讓商業具有智能和彈性等。數據管理中互操作標準化和詞匯表,都是打造數字化轉型的必選項,這是一個整體視角,有些企業已經具有很豐富的要素,可以在這個體系中去拓展去深化。數字化轉型中整體的架構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數字化轉型要有動態思維,數字化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或者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遠程高鐵,你要是上不去,這個機會就錯過。如果你上去,就有了未來的方向,道路是艱辛,但是方向是明確的,所以企業需要從數字化1.0到2.0到3.0到4.0,從新系統流程的數字化,產品的數字化,價值鏈的數字化到上下游的數據,可以交互所有要素,它是個動態演化的過程。傳統業態的企業特別是CIO要做好思想準備,數字化轉型是場持久戰。
第六,要有整體的行業發展觀。將來希望成為行業的引領者,或者平臺的支持者,必須要有整體行業視角。應該站在未來打造成的產業互聯網平臺高度看今天的數字化轉型,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同時要有同情心,同理心。幫助中小企業賦能,在為中小企業賦能的過程中,要共創價值,不要去剝奪和侵占他們的利益,讓他們成為一個平等的合作伙伴,因此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建設者首先要有公益心。
數字化轉型要關注相關利益者,關注他們顧慮,考慮他方視角,納入到治理機制,多方參與表達,關注訴求,連接就是資源,當你能夠幫助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也是成就自己。所以未來通過數字化轉型,成為產業互聯網的企業一定有綜合視角和集成視角,是一個利益共生體,大家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
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今天我們看中國汽車配件市場的本質在數字化中沒有真正的變化,其本質依然是圍繞商機挖掘和促進交易的互聯網活動,很多企業已經失去了本源和初衷,成為資本的工具。而數字化戰略是幫助傳統業態的配件流通企業在異業競爭中具備一種新的能力,當傳統能力和異業比如互聯網企業的這種新的能力很好的融合,將為服務終端企業和客戶提供更加的優質服務,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才能夠在困難的環境中保持成本優勢和效率優勢,以及組織的彈性和對環境的快速響應能力。從而實現傳統業態的配件流通企業的雙輪驅動效應。
自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下形成了中國汽配市場以來,傳統經銷商企業也積累了很多優勢,包括管理能力、運營能力,和適應于市場的信息化建設等,但僅有這些能力是不夠的。不論是汽配市場的領導者還是緊隨者,在數字化轉型進程應從以下三個環節入手。
第一、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著企業原信息系統如何發揮作用的問題。原有的信息化系統仍然是企業業務體系以及業務主導的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要克服管理的痛點問題,一是數據的標準化體系的建設,包括源數據的建設,特別是對于規模企業來說,數據標準和數據體系建設是一個企業的根基。數據基礎標準化程度做的不到位,將來上系統后會因數據不準確造成系統無法使用。第二是數字化系統的重要環節是去人工化數據采集,人工采集的錯誤率較高,因此自動化實時動態數據采集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系統互聯和數據互通,是整個數字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企業一定要花足夠的投入去做這件事情。這一步,企業主要解決的是內在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的問題。
第二、全價值鏈供應鏈的建設;在全價值鏈供應鏈的建設階段,會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物流企業,以及客戶通過企業采用的智能產品、APP、網站、電商平臺等實現全價值鏈的數據采集。企業重點將是構建數據中臺及數據中心,對易購的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處理。在這個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是企業有一張完整的可信賴可視化數據圖表,包含各層面的數據分析,從而幫助企業決策。同時企業要基于數據圖表,利用數據看板來做決策、做管理優化、做運營、做問題的響應。因此全價值鏈的數字化,供應鏈各環節無人化的這種交易是整體運營效率的保障,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的關鍵環節。
第三、打造與市場和客戶深度交融的2B和2C的產業互聯網體系。通過數字化轉型必然要走入產業互聯網體系建設階段,企業將與合作伙伴和客戶共同打造成生態體系,與此同時,運營是靠數據來驅動,根據客戶投訴,客戶抱怨、客戶需求,客戶偏好來定制產品策略。同時根據生態中合作伙伴中的資源配置,根據市場需求,以松耦合方式,快速進行資源整合,響應市場需要。
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點
首先,在邁向產業互聯網企業之路的過程當中,對于中國汽配市場中的企業來說,可以看到未來方向一定是從數字化轉型到產業互聯網平臺,機會很多,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有機會,就看誰在連接資源方面走在前面。 第一這是一條漫漫長征路,也是一場持久戰,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戰略定力,不要急于求成。要板凳一坐十年冷,用十年磨一劍的精神,來做出數字化成效,凝聚數字化的力量。 第二,要連接所有可以連接的資源和力量,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第三,要想打通企業的任督二脈,在管理運營和供應鏈體系上,實現多場景、多環節、多步驟、多層次的逐步的形成數字化,有錢就做大場景,沒錢就做小場景,所以一個一個的在基礎場景上進行創新。另外未來汽車配件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最核心的知識是基于配件所建立的與數據關聯的知識,如果能把這些知識和已有經驗積累結合起來,一定會在產業互聯網時代走出自己獨特的道路。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從對自己局部失能進行向外部賦能,然后未來這種能力有可能會對你的合作伙伴及你的關聯的企業進行賦能。
其次就是一定要把數據資產作為戰略資產。現在很多企業對固定資產投入大幅度減少,把重要資源全部投入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在數字資產的建設,包括基礎標準,人才引進,文化建設等中臺的建設方面,不惜力量去投入,因為光有數據不能自動產生價值,必須經過加工轉換才能夠變成資產。因此這個是未來把數據變成企業石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現在對汽車配件市場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困難時期,我認為:用數字化轉型實現企業的韌性,是一條不錯之路。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潤滑油信息網微信公眾號(sinolub)
作為世界500強,加拿大石油擁有豐厚的油砂礦資源,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基礎油精煉廠之一,調配并包裝生產出多種潤滑油成品。
南京東沛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專業外貿企業,注冊資金3900萬元。
北京龍潤凱達石化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潤滑油基礎油銷售量最大的貿易企業。